那就说说这些年用过的各种画幅的胶片相机吧。回想起来也有5年多没用过胶片了。当年上学时第一台相机是佳能的30V,是佳能135胶片自动相机,也是佳能胶片相机的最后一代,大约属于今天所说的准专业相机,它发布的时候,数码单反已经大行其道,拥有30V的色友并不像它的前辈EOS30那么多。在30V上面,还有一款叫1V,只是太昂贵,学生党买不起。30V这台相机记得2006年买的时候是全新机,花了将近4000元,当时配的镜头是17-40,这个镜头一只用到了今天。这台相机伴随了我从开始学习摄影到大学毕业,可谓是劳苦功高。虽然后来用了很多其他的各类相机,但是对这台机器有着特殊感情。
后来使用过康泰时G2,是非常经典的旁轴相机,香槟色的机身,小巧,但是重量大,很压手,感觉很实在。对焦速度也很快,由于是旁轴相机,拍摄了很多纪实类的照片,G2的机身采用了钛外壳和铝合金骨架,保时捷和蔡司的合作保证了G2拥有着非常优秀的人机工效界面,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使用单手完成几乎所有功能及调节的相机操控性堪称完美。G2的自动对焦系统设计的很有意思,采用了主动对焦和被动对焦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光线暗淡的地方,G2会发出一束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来辅助对焦,在旁轴相机经常面临的恶劣拍摄环境中,这种对焦方式无疑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康泰时的镜头和镀膜技术比较有名,当时拍摄的彩色底片为主,还拍摄了很多的正片,这台相机带给摄影师一种相对灵活,隐蔽不张扬的拍摄感觉,相机本身的设计和时代感,对于对设备本身无感的人来说,也会被它的颜值吸引。
由于一直拍摄135画幅,学习到很多摄影家的作品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画面细节丰富,表现绚丽,被深深的迷住,当时通过同学和学校,借到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大画幅相机。是星座的4X5双轨相机。4X5相机的使用体验完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摄影,从相机镜头,对焦方式,底片安装使用,拍摄流程,都是需要更多操作流程。这一切的过程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整个拍摄的节奏降低下来,整个拍摄过程变得缓慢,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拍摄前的思考,对与摄影画面的经营,思考,拍摄的意义,都更多的更全面的考虑,这与使用135相机的摄影感是完全不同的。另外,4X5相机的底片面积是135底片的若干倍细节和信息记录能力空前提高,打印出的照片令人惊艳。就是在后期方面,需要有专业的底片扫描仪将底片扫描,才能进入后期调整的程序,这个就比较复杂了,而且后期去灰这一点是十分反人类的。如果不是囊中羞涩,当时一定会买一台来拍摄。
当使用了135和大画幅之后,一方面感觉135底片小,再加上当时数码相机的表现已经不错,另一方面大画幅从设备镜头到底片冲洗输出等价格太昂贵,用什么方式拍摄,当时就又发现了折衷方案,就是中画幅。中画幅有个特点就是中画幅不只有一个尺寸,比如有66,67,69,612,617等等,这就有意思了,当时我选择了一种不是特别特殊但也区别于135的67画幅的马米亚7II相机,这个相机是中画幅旁轴相机,是中画幅相机中最轻便,操控最方便的,黄斑对焦,精确快速,镜头65mm镜头非常实用,是最好的拍摄各类摄影创作的大底片的中画幅相机。 它还有很多的配件,比如广角镜头的对焦器,135尺寸配件等,这个相机当时也是暗中观察了我的老师学来的,就是当时在想,老师使用这个创作,总不会错。果然使用这台相机拍摄3年,很多现在自己来看自己满意的很多作品都是用这台相机拍摄的。
这些年确实使用了各类型的很多胶片相机。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使用胶片,大家会说这不是废话么,但是,使用过或者从那个时代拍摄过来的人都会懂,胶片不只是一种情结,它是一种语言,摄影的复杂性,艺术性和工艺性属性就要求了我们不能单纯的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拍摄设备和感光材料,今天依旧有很多摄影师在使用胶片,甚至还有很多摄影师使用在胶片时代之前的摄影技术手段和材料创作影像作品。所以,胶片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材料,一种创作方式,一种媒介语言,也还是一种习惯,一个符号。胶片是过去了,或许会越来越成为过去,再过很长时间,他也会成为一种古典工艺,只是在今天,我们回想胶片带给我们的,还不只有怀旧,还会有胶片带给我们今天摄影什么,以及今天数字影像时代,胶片意味着什么的这样的思考。
这个问题真的很好,引发了很多是思考,希望大家都来说说,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标签: 相机 胶片 旁轴相机 双反相机 135相机 120相机 中画幅 135胶片 摄影 单反机身 单反 画幅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