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从网约车角度来说,“有些是非法营运”主要指的是司机或车辆在没有取得相关证件就参与营运行为。从顺风车角度来说,“有些是非法营运”就包含了“平台”非法经营,司机非法营运两个方面。但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乘客均不是“非法营运”的主体。
任何商业行为低于成本价“出售”本来就是非法行为,全球各个国家没有例外。作为网约车平台或者顺风车平台的公司(以下统称平台),成本是什么?是平台自身的经营成本的必要开支。网约车成本最大开支的主体包括车辆,燃油和司机等均不是平台,这个是司机挣取了“营业流水”之后的开支。成本有多少呢?我和很多的网约车司机聊过天,大多是300元一天。如果按照当下杭州每小时35元左右的司机到账来算(滴滴快车),一天10个小时是保本的。其实很多的滴滴司机一天也就400元左右的流水,也就是说,一天的净利润只有一百多元。整月不休息的情况下,不过3000元的收入,在杭州这几乎触及或者说已经有司机触及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线。不要认为没什么,因为没准你呼叫的那台网约车司机一整天没有吃饭。这就是很恐怖的事,饿着肚子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这就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为了社会的稳定,网约车规范化势在必行。平台合法很简单,只需要在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办理“经营许可证”就行了,平台的主营业务不过是“合乘信息的发布”等内容。在没有规范化的时间内,网约车司机可以用任何车辆进行营运。因为“私家车辆”不用考虑折旧保险等,其车辆运营成本则远远小于出租车等营运车辆,这就触犯了另一部分群体的利益。运管查车处罚的目标对象也仅仅是开着私家车的司机和未拿证件的司机,不处罚平台,是因为本身相关政策文件的缺失,平台钻了法律漏洞进行合法经营。随着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对网约车司机和平台加强了约束,工商或者运管部门对平台给非合规车辆或者司机的派单也有了执法依据。这里也就是说,平台对非合规车辆和非合规司机进行派单,也是“非法经营”。
上面,我们提到了顺风车角度的非法行为。顺风车是鼓励资源的节约非盈利行为,怎么也出现了非法经营呢?首先得看顺风车平台有没有办理“经营许可证”,没办理当然是非法经营了。至于司机出现了非法营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合法的平台上过多的接了顺风车的订单。一般来说,单个顺风车平台为了防止司机非法营运,会对司机接单进行限制。司机角度来看呢,多注册几个顺风车平台不就行了。显然,司机过多的顺风车订单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出行需要,而利用顺风车进行盈利。这里顺便说一下,根据新规要求,网约车及顺风车平台只要合法取得了经营许可,就意味着其“派单”“抢单”系统已经接入了交通运管部门的监管。所有不合规车辆接了多少单,运管部门的监管系统统计的清清楚楚。在不用“钓鱼执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在任何一个路口精准查处。现在没被查到,你只是一条没有价值的“小鱼”。不过,话说过来,平台对顺风车的“油钱”抽成是不是牟利行为呢?
网约车是新时代科技进步的产物,目前来说,只是传统出行行业的一个补充。很多的行为暂时没有执法依据,但一定会随着时间脚步愈发完善和规范。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